作為教師的你是否遇到過這些困惑?
批評學生時如何把握尺度,
避免被誤解為體罰?
突發校園事故,怎樣合法合規處理,
才能保護學生和自己?
被家長投訴或卷入糾紛時,
如何用法律武器捍衛權益?
……
資深教育律師雷思明以案說法,從教育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出發,以專業的視角剖析、總結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面臨的各類典型法律難題,并從中提煉出65條有針對性的法律建議。
從日常教育管理到學生權利維護,從校園安全管理到教師職業保護, 65條建議涵蓋4大核心板塊,聚焦體罰邊界、懲戒尺度、隱私保護、手機管理、校園欺凌、安全事故應對、職稱糾紛、工資維權等教師關心的熱點問題。
《給教師的65條法律建議》
雷思明 著
ISBN 978-7-5758-0168-3
定價:58.00元
2025年2月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一線教師的
“法律避坑指南”
+
“依法執教實用工具書”
書中有生動鮮活的真實案例
通俗易懂的法律分析
切實可行的法律建議
助力一線教師
知法、懂法、守法
保護學生安全,履行教育職責更安心
規避法律風險,避免無心之過釀成大錯
捍衛自身權益,面對糾紛掌握主動權
內容亮點
● 案例還原
● 法律分析
● 實用建議
案例一、教育懲戒尺度
情境再現:小學生忘帶量角器,老師罰其抄寫200遍“我要帶量角器”, 這樣的懲戒方式是否妥當?
法律依據:《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十二條規定了教師禁止采取的八種懲戒措施。
策略建議:學校應結合本校學生特點,在廣泛征求意見之后依法制定、完善校規校紀;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要堅持 “過懲相當” 原則,聽取學生陳述申辯,確??陀^公正。
案例二、學生信息采集
情境再現:小學生寒假作業要求填寫家庭收支情況,是否合理合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六條、第九條,《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第十條均有相關規定。
策略建議:學校和教師不得收集與履行正常教育職責無關的個人及家庭信息;對于采集到的學生家庭信息,應予以保密并妥善保管。
案例三、拒絕校園欺凌
情境再現:在校學生在廁所被毆打,應該如何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均有相關規定。
策略建議:學校應當成立學生欺凌治理組織,樹立對學生欺凌零容忍的態度,經常開展預防欺凌專題教育;教師應注意分清欺凌與打鬧行為的區別,發生欺凌事件應及時干預,處理欺凌事件應注意對受害學生實施幫扶和救助。
適用人群
● 新入職教師:
快速掌握依法執教的基本規范;
● 班主任:
應對班級管理中的突發法律問題;
● 學校管理者:
完善校園安全制度,降低連帶責任風險。
作者介紹
雷思明,北京市冠衡律師事務所律師,第八屆北京市律師協會教育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教育系統“七五”普法專用教材《教師普法學習讀本》編委會成員。長期從事教育領域法律研究,代理過數起較有影響力的教育糾紛案件訴訟,擔任過《中國教師報》《中小學管理》雜志等諸多教育媒體和機構法律顧問。個人出版有《依法治校與學校規范化管理操作指南》《校園安全制度手冊》《安全教育指導與實踐》《幼兒園安全管理策略50條》等十余部教育普法著作。
目 錄
學生日常教育管理編
建議1 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不損害學生身心健康
建議2 把握好批評教育的“度”,方法要恰當
建議3 課堂教學未雨綢繆,防止因教學方法不當而釀成事故
建議4 不要隨意離開課堂,讓學生處于“放羊”狀態很危險
建議5 對外來者保持警惕,不輕易讓外人將學生帶出校園
建議6 發現學生有危險行為應及時制止,以防發生意外
建議7 嚴查考勤,發現學生曠課應及時通報家長并詢問緣由
建議8 放學后盡量不留學生補課或進行其他活動
建議9 遠離性侵犯,與學生交往應保持適當的距離
建議10 教師肩負特殊職責,課堂言論自由應有度
建議11 課間10分鐘,保障學生的休息權并預防安全事故
建議12 把握好尺度,依法依規實施教育懲戒
建議13 對學生欺凌零容忍,積極預防、妥善處置欺凌事件
建議14 發現學生可能遭受不法侵害,要及時履行報告職責
建議15 依法依規管理學生的手機,保護其身心健康
學生基本權利維護編
建議16 學生也有人格尊嚴,要關懷和尊重“差生”
建議17 尊重學生的隱私,不公開學生的個人信息
建議18 名譽是處世的名片,要愛護學生的名譽
建議19 學生也有肖像權,不把學生的照片提供給商家
建議20 慎重隔離問題學生,防止發生非法拘禁犯罪
建議21 懷疑學生中有“小偷”,忌靠搜查來“破案”
建議22 學生有通信自由權,不隱匿、毀棄、私拆其信件
建議23 對學生的發飾、著裝規范問題,宜疏導而不宜強制
建議24 安裝監控設備須小心,并保護好聲像信息的安全
建議25 采集、統計學生家庭信息,要做到適度、合法
建議26 對違紀的學生,要避免采取罰款的“教育”方式
建議27 對學生的與學習無關的物品可暫時代管,不能沒收
建議28 對學生停課停學要符合規定,不可侵犯其受教育權
建議29 平等對待學生,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有參加考試的權利
建議30 學生填報升學志愿,教師可指導但不可擅改學生志愿
建議31 校規須合法,違法的校規不得作為管理的依據
建議32 完善學生申訴制度,依法處理學生申訴
建議33 處分學生要遵循法律規定,防止被學生告上法庭
校園安全管理編
建議34 學生的安全是頭等大事,應全力預防學生傷害事故
建議35 健康無小事,應將學生的體檢結果及時告知家長
建議36 學生突發疾病或受傷害,應及時救助并通知家長
建議37 組織學生參加勞動要適當,應加強安全防范工作
建議38 不鼓勵未成年學生見義勇為或參加搶險救災活動
建議39 組織學生外出活動,安全教育和管理必不可少
建議40 采取得當措施,避免發生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
建議41 防范校園踩踏事件,學校需要積極作為
建議42 對學生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預防發生交通事故
建議43 做好校園消防安全工作,預防發生火災事故
建議44 與學生家長簽訂協議,完善學生接送交接制度
建議45 完善門衛制度,守住校園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建議46 嚴把校園食品衛生安全關,防范學生食物中毒
建議47 依法進行學生住宿管理,避免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建議48 加強教育和防范,保護學生使其免受性侵害
建議49 安全協議無法免除學校的責任,保護學生須盡心
建議50 學校不是學生的監護人,但須履行應盡的職責
建議51 發生學生傷害事故,要按過錯情況判定學校的責任
建議52 投保校方責任險,以解決學校對外賠償的難題
建議53 被學生告上法庭之后,學校要積極應訴
教師職業保護編
建議54 教師與學校是聘用關系,發生糾紛應按合同辦事
建議55 評職稱時受到不公正對待,可提起教師申訴
建議56 教師因工傷亡,要及時申請工傷認定
建議57 教師被克扣、拖欠工資,可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建議58 女教師休產假時被解聘或減薪,應果斷說“不”
建議59 教案也是教師的作品,著作權遭侵犯可依法維權
建議60 要調動工作或升學,須與學校協商解除聘用關系
建議61 維護考試的公平公正,不參與任何考試舞弊活動
建議62 潔身自好,遠離貪污和受賄
建議63 廉潔從教,不參與有償補課,不收受家長財物
建議64 合法權益遭受學生或家長侵犯,教師可訴諸法律
建議65 教師頭腦中始終應有法治這根“弦”
附錄 “自我測驗”參考答案
(編輯:張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