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新書推薦 | 《宋元時期:梯航萬國與中外經貿往來》
來源:鷺江出版社     發布時間:2025年07月30日 11:22
 
 
《宋元時期:梯航萬國與中外經貿往來》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王尊旺 張孫彪 著
ISBN:978-7-5459-2115-1
鷺江出版社
定價:150.00元

 
(掃描二維碼購買)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通史”叢書之一,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以歷史發展進程為線索,梳理了宋元時期中國沿海各大海港興衰起伏的發展歷程及其各自在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發展過程中的貢獻,以及當時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進展情況。

作者簡介
       王尊旺,福建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教授,歷史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出版專著6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項。
 

       張孫彪,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歷史學碩士,主要從事中醫文獻學研究,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出版專著3部。

圖書特寫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經略海疆:宋元時期中國的海洋管理
第一節 宋元時期海洋觀的變遷
第二節 宋元時期的市舶司制度
第三節 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政策
 
第二章 千舶競集:宋元時期中國的主要海港
第一節 宋元時期的山東海港
第二節 宋元時期的兩浙海港
第三節 宋元時期的閩粵海港
 
第三章 直掛云帆:宋元時期中國的主要海洋航路
第一節 宋元時期航海興盛的技術條件
第二節 宋元時期的東亞航路
第三節 宋元時期的南海航路
 
第四章 貨通中外:宋元時期的中外海洋貿易商品
第一節 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貨物概況
第二節 宋元時期的代表性輸出貨物
第三節 宋元時期的代表性輸入貨物
 
結論: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與中外文化交流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

       宋元時期,造船技術的發展、指南針的應用、海洋觀的變遷,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當時的貿易政策來看,宋朝和元朝也是歷代王朝中相對比較重視對外貿易的朝代。“宋代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技術使海港而不是古老陸地的陸路,首次成為中國同外界聯系的主要媒介。”登州、萊州、密州、杭州、明州、溫州、福州、泉州、廣州、潮州等港口成為中外商品的集散地,尤其是南方的泉州和廣州,更成為外商的暫居地,促進了中外民族的大融合。

       宋元時期的航海事業相較于前代獲得更大的發展,沿海航線和遠洋航線均有更多的拓展。這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所聯系的國家和地區更加廣泛,對于沿途國家和地區的地理分布,人們也有了更為清楚的了解,海外世界的輪廓愈加清晰。綜觀漫長的中外交通史,雖然唐代以前中外交流已經相當頻繁,但是到了宋代,海路交通得到空前的發展,中國海商與阿拉伯海商并駕齊驅,成為遠洋航海的一支重要力量??傮w而言,宋元時期的海洋航線探索與實踐,是在隋唐及以前歷代人民基于“四海”觀念所探索的早期水道的基礎上,不斷將航海區域與航路進一步向縱深發展,不斷開辟新的航線,將中國與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海上絲綢之路首先是一條商品貿易之路。宋元時期的海上交通,同前代基本一致,以海上貿易往來作為主要內容,中外風化既通,梯航交集,以此之有,易彼之無,開創了中外海上交通的新紀元。“宋朝時期歐、亞、非各洲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基本上都處在經濟上蓬勃發展、政治上相對穩定的時期。貿易能力和貿易需求都遠甚前代,為宋朝海外貿易提供了穩固而廣闊的市場。”這就跳脫了中國本位立場,將中國與世界聯系在一起。元代大軍的西征,更是使得國成為世界的中國。宋元時期海外貿易規模的急劇擴大,可以從進出口商品數量和種類的增加、貿易額的巨幅提升兩個方面直觀可見,倘若再聯系對照漢唐、明清兩個時期,該時期海外貿易的興盛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宋元時期進出口商品的組成結構與之前漢唐時期相比較,看似沒有顯著的變化,即進口商品以資源性商品為主,出口商品以手工藝品為主,然而在看似不變之下,還是醞釀、產生了新變。此一時期除了進出口貨物的種類增加之外,最為典型的變化莫過于瓷器取代絲綢,瓷器一躍成為最大宗出口商品。宋元時期絲綢雖然仍是大宗出口商品,但其角色與地位已經遠遠遜于瓷器,正因如此,眾多學者將此一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稱為“瓷器之路”,認為其更符合宋元時期海上貿易實況。

       從全球史視野來看,宋元時期海外貿易源于全球跨區域貿易網絡力量的塑造,亦即全球產業分工的結果。海洋意識的新變化,促成了宋元時期海洋貿易政策的根本性轉變,進而促使海洋貿易新時代的來臨。
 
 






(編輯:張紫妍)
97久久精品无码_色欲天天婬色婬香综合网_国产乱老熟视频网_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