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聚焦“三爭”譜新篇 | 泉州新華?城市記憶書店:在騎樓的時光褶皺里品讀歲月的贈予
來源:福建新華發行集團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21日 16:54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d5bcee1a3561eb45100ce0b753f4696f-sz_219137.jpg
        在實體書店的轉型浪潮中,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持續推進門店升級改造工程,致力于打造更美好的閱讀文化空間。

泉州“新華·城市記憶”書店
        煥新時間:2024年11月
        坐標:泉州市鯉城區中山中路192-194號

門店負責人帶您探店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b2233d28f4862b4c62fcea341f2e2123-sz_135732.jpg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dc558904a412b02c55319464a0c8515d-sz_197249.jpg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0feda06bc5ba0a5754bd5cb175fd66c7-sz_70625.jpg

“在書香氤氳中  勾勒古城的詩意盎然”
 
        當騎樓斑駁的廊柱接住四月的陽光,泉州中山路的老門牌“新華書店”依然閃著溫潤的光。

        推門而入,映入眼簾的是熟悉的書架,與飄香的咖啡、門前的車水馬龍共同織就了城市的交響,仿佛在訴說闊別14年后重逢的喜悅??偮牭嚼先萑藪熘σ獾啬剜?ldquo;我們小時候買書,可都是來這里啊。” 這句穿越半個世紀的喟嘆,串聯起幾代人關于這座城的記憶。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72004b60334c71abf3e4fa6f23763814-sz_112851.jpg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66c887f3e943fb3b2fa38abec67044f8-sz_111667.jpg

        “這里是泉州第一家新華書店。”書店負責人陳曉真介紹道,書店重裝保留了騎樓古典的建筑風格,對內部空間進行了優化,“既充滿回憶的味道,又能滿足年輕群體的消費偏好”。

        書店一樓是圖書與文創區,像一本翻開的立體詩集,霸王茶姬的茶香漫過書架,讓鐵觀音的醇厚與油墨的清冽達成奇妙和解。聚在文創區的孩子們踮腳觸摸AR簪花冰箱貼,指尖劃過的瞬間,泉州蟳埔女的簪花頭飾便在手機屏幕上綻放;轉角處,蛇年限定的“七彩刺桐蛇”文創,讓閩南文化符號變身為年輕人的潮流密碼。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9678a0f28dbde96ace3c8190ee8899ff-sz_124463.jpg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d7fc961bf8639637f8888f8977f445a6-sz_197689.jpg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237559c49c04ace1da16e5a031df05bc-sz_134225.jpg

        拾級而上,二樓“榮寶生活?泉州”館上演著一場跨越350年的相遇:榮寶齋的水墨風骨遇上閩南的紅磚古厝,茶席上的德化白瓷映襯著墻上的木版年畫,共敘悠悠時光里的文脈傳承。“我們陳列的不僅是工藝品,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可視化表達”。

        登上書店頂樓的興宋美學空間與咖啡天臺,遠遠眺望,便是千年古剎開元寺雙塔。坐在藤編椅上,手捧《東京夢華錄》,吮一口熱氣氤氳的咖啡,將城市天際線框成宋詞里的意象。這一刻,仿佛能聽見穿越千年的刺桐港潮聲。

“新時代的書店  有很多種打開方式”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15a1c819debd760c315daffeaf7e7faf-sz_289811.jpg

        書店不再只是書的容器,更是文化的洄游之地。

        清明時節,一場以“∠45°刺桐幻幕”為主題的國潮快閃活動再一次將人潮聚集到了“新華·城市記憶”書店。AR 技術將騎樓的紅磚墻化作動態詩畫,南音琵琶聲里,蟳埔女的花頭巾在虛擬與現實間搖曳生姿。人們不由驚嘆:“原來書店可以這樣玩!”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25dbaa3885b49e0293e20f2bf022ae1d-sz_105557.jpg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cad35cdaf5c2502c61ee560a66c242a8-sz_164415.jpg

        “我們嘗試借助書店文化地標的魅力,融合各種傳播方式和地方文化符號,為顧客帶來更多、更有創意的文化體驗。”陳曉真介紹,書店自試營業以來,通過各類閱讀、展演活動為讀者們送上一場場文化大餐。

        八閩文化不止蘊含在書頁間,它可以雀躍在書店里的非遺提線木偶表演里,也可以流淌在南音抑揚頓挫的古老唱腔中。這一幕幕在“新華·城市記憶”書店上演的文化劇場,準備隨時為愛這座城的人送上會心的驚喜,把文化的種子輕輕落在年輕一代的心里。

經營者有話說:

        踏上數字浪潮,與時代共釀書香

        “實體書店不該只是知識的倉庫,更要為文化的生長提供肥沃的土壤。”面對互聯網消費的沖擊和傳播方式的變革,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泉州分公司的經營者們正在努力搭建“空間體驗 + 內容共創 + 科技賦能” 的實體書店文化傳播架構。劇本殺式閱讀劇場讓經典名著活起來,AR 互動圖書讓文字長出視聽羽翼,非遺展演與國潮市集將傳統文化轉化為年輕人的社交貨幣,傳統書店正在變成可感、可變、可玩的文化互動場域。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55e3208ad72cc6bdecfa7fe0e03b88aa-sz_1377849.png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1cde4034efa3d616ee550c2ee30dbf7d-sz_39293.jpg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1606f2a31af35e138164f0124cad3185-sz_69489.jpg
 
        “我們想讓每個走進這家新華書店的人,既能在騎樓的舊時光里找到共鳴,又能觸摸到文化創新的溫度。” 這或許就是泉州“新華?城市記憶”最動人的注腳 —— 不是對過去的復刻,而是讓文化基因在新時代的土壤里,綻放出新的光彩。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6ae1922107ca62d8127f964728434ff6-sz_120503.jpg
 
關于“泉州書店”的紅色記憶
 
        在泉州“新華?城市記憶”書店門口的小泉澗巷口,有一方“泉州書店”碑刻,告訴來者這里曾有一家“紅色書店”。

        1926年,祖籍惠安的臺灣人唐生在泉州地區秘密開展革命活動,與共產黨員洪平民等一起籌辦了泉州書店。小小的書店開張后,擺滿了嶄新的馬克思主義書刊,還有魯迅、茅盾的文學作品,吸引了附近不少學生、有志青年。

        書店開張不到一個月,中共泉州特別支部成立。自此,書店既是黨的宣傳工作機構,也是中共泉州特支的聯絡點。作為泉州第一家公開傳播馬列主義的書店,它對泉州革命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49年9月1日,泉州宣告解放,中共晉江地委決議在此成立新華書店。2003年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立下“泉州書店”石碑。

本段內容參考自:《泉州網:鎮撫巷+小泉澗巷 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當暮色漫過泉州中山路的紅磚墻,書店里柔和的光透過騎樓花窗流淌出來。這里依然是老泉州人的精神原鄉,卻也生長出擁抱未來的枝椏。下次路過中山路,不妨推開這扇滿載故事的門,那些藏在書頁間、茶香里、光影中的文化驚喜,正等待著與您不期而遇。

        當暮色漫過泉州中山路的紅磚墻,書店里柔和的光透過騎樓花窗流淌出來。這里依然是老泉州人的精神原鄉,卻也生長出擁抱未來的枝椏。下次路過中山路,不妨推開這扇滿載故事的門,那些藏在書頁間、茶香里、光影中的文化驚喜,正等待著與您不期而遇。






(編輯:張紫妍)
 
97久久精品无码_色欲天天婬色婬香综合网_国产乱老熟视频网_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