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國際博物館日:在閱讀中走近文博
來源: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科學     發布時間:2024年05月18日 15:34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在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在書籍的海洋里品味文物、品讀歷史,在閱讀中感受文化的力量。

 

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建古厝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42e6f72c2f875c2255deded3a5db99fc-sz_150108.jpg

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  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編

內容簡介:

  《福建古厝》以福建九地市和平潭實驗區為區域,精心挑選國家級文物古厝加以介紹,全方位呈現福建古厝獨具一格和絢麗多彩的魅力,集中反映福建古建筑遺產的精美集錦。本書以學術支撐為內核,追求舉重若輕、文筆優美,中英雙語,符合國際表達,向世界講述福建的建筑遺產的故事。

 

福建文物概覽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aad36d5ef2393c36dde017acefeed9ca-sz_110450.png

福建省文物局  福建省文物保護中心 編

內容簡介:

  本書在吸收最新的文物普查成果基礎上,比較全面地介紹了福建全省文物的總體情況,分為福建的世界文化遺產、重大考古發現、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等篇,并在各篇之中精選了有關的文物進行介紹,以簡明的文字和直觀的圖片,幫助讀者輕松獲得對福建文物的基本認知。附錄以準確、權威的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等為主,突出資料性、實用性,既為讀者按文物類別查閱檢索提供幫助和參考,也有助于以名錄為指引展開進一步的深入探究。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產圖錄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b85a1c678f2e111b20efc28a8414eb23-sz_104005.png

泉州市“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編

內容簡介:

  泉州世遺圖錄首次以圖片為主,集中展示泉州世界遺產的獨特魅力,收錄圖片320余幅,輔以中英文介紹,全面呈現泉州22處世界遺產點的原真保護風貌,以及有關考古發掘、民俗文化活動、出土文物等。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穿越萬年看福建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419179fb51c9c7c719943f379760b565-sz_976179.png

周新華 著

內容簡介:

  從最早發現閩人的蹤跡——三明萬壽巖遺址開始,到邁向大海的第一塊踏板——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再到福建海洋文化的開始——閩侯曇石山遺址,然后是跨海而來的石錛,書寫著萬年“海峽故事”的南島語族,最后到太平洋的“歸舟”去尋找遙遠的原鄉……我們緊跟閩人的步伐,穿越萬年,沿著時間的長河溯流而上,探尋八閩大地上的神奇故事!

 

“博”覽福建:聽講文物故事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e16b528347fdad819a81cb4955235633-sz_925811.png

福建博物院 編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福建省文物局指導下,由福建博物院主編的一冊匯集省內各博物館精品文物及精彩講解的知識性讀物。該書分為“文明之光”“意匠天工”“紅色沃土”三個部分共六十篇,講述了包括“福”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媽祖文化、客家文化、“閩都”文化、閩南文化等在內的福建文物故事,以一件件具體的文物“小切口”入手,向青少年讀者描繪了一幅幅不同時期福建文化的立體畫卷。通過該書,相信可以在青少年心中種下熱愛家鄉、熱愛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種子。

 

福建美術出版社

 

青之韻——福建青釉瓷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88fe3f10eac5bf9995ac302911e085c4-sz_64113.jpg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編 

內容簡介

  《青之韻——福建青釉瓷》收集了福建省內各博物館珍藏的窯址標本及近500處墓葬的青瓷發現記錄,同時融入了最新調查發掘的窯址樣本、墓葬資料、遺址信息及海外貿易瓷器數據。本書通過對關鍵窯址標本與墓葬遺物的精心分類與編目,將其納入詳盡圖錄之中,深入探討了福建青瓷產地的地理布局,青瓷制造業的階段分期與年代判定、興衰軌跡,分析了墓葬中青瓷的搭配模式、數量與品質的動態變化、供應源的多樣性、區域特色,及其作為隨葬品的重要程度與比例分配。本書對福建青瓷歷史的全面梳理與科學研究,為理解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及其社會文化意義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

 

中國漆藝史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3f5690913651489ad7fb36702faf555a-sz_63251.jpg

蔣迎春 著

內容簡介

  《中國漆藝史》完整細致地勾畫出歷代漆器藝術的發展流變軌跡,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第一部系統、詳盡的中國漆藝發展全史。全書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最新考古發掘與現代科技檢測成果,以藝術史、文化史及美術考古等多維視角,主要應用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將中國漆器8000多年歷程分為六大發展階段,即濫觴期(新石器時代)、發展期(夏至春秋)、繁榮期(戰國、秦、漢)、嬗變期(三國至五代)、藝術高峰期(北宋至元)、工藝大成期(明、清),全面總結了每一階段的工藝成就與特色。

書中收錄國內外90家博物館、研究院等單位提供的館藏漆器照片共計1192組,多角度、全方位地帶您感受中國漆藝的千文萬華與流光異彩。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中國建窯建盞大觀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e886581d246ee00bcc6626b049d4de0f-sz_77908.jpg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 

內容簡介

  本書傳承發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客觀記述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的失傳和恢復的來龍去脈,系統梳理建窯建盞歷史脈絡,全面展示建盞燒制技藝,詳細介紹建窯建盞在國內外的深遠影響,綜合反映建窯建盞文化。以圖書搭配電子光盤,由目前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演示,傳承意義重大;運用多媒體手段記錄建窯考古遺址、建盞燒制技藝,作為總結歷史和研究技術的寶貴資料,形成活態傳承檔案。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藏品圖集
(第二集)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83945e02033513be53a827c9857b8539-sz_707569.png

泉州市藝術館 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編

內容簡介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代代傳承與發展,涌現出無數富有民俗風情與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本書展示的項目絕大部分為泉州市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名錄中的項目。內含各種竹木石瓷雕刻、紙扎紙刻等民間手工制作,出自過逝老藝人、在世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之手,均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海峽書局

 

八閩物語——福建館藏文物精品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7c4851f83cd5b643f1a6a053fd755098-sz_558711.png

傅柒生 編 福建省文物局 出品

內容簡介

  該書打破了博物館的邊界,首次以全省國有博物館為主體,覆蓋省屬及各地市64家博物館,對其可移動文物精品——特別是一級文物進行分類整理和挑選。全書共梳理福建可移動文物精品170余件(套),展示圖片800余幅,讓讀者“一冊在手,盡覽閩博”。
 

  全書分為序篇、器物篇、工藝篇、書畫篇、革命文物篇等,重點反映了福建可移動文物的概貌、珍品、特點和價值,是福建第一本全門類可移動文物的精品圖錄。該書的出版對于進一步挖掘福建歷史文化內涵,進一步推動福建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成果的創造轉化,對傳承八閩文化、閩人智慧內涵,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八閩物語——福建不可移動文物精粹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832905ac6da48bb3257cc9d5d70fa99c-sz_233357.png

傅柒生 編 福建省文物局 出品

內容簡介

  本冊圖書以福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主,在人文地理與歷史變遷的脈絡之下,探尋福建文化遺產,意在以一種更加全面、貼近田野的方式,圖文并茂地展現,讓讀者身臨其境,走近遺產、走進遺產。從福建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文化傳統中感受山海之間所凝結的博大精深的先民智慧。
 

  本書從第一至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位于福建省內的169處不可移動文化遺產中,精選80余處“國保”,分為古跡懷遠——古遺址篇、彼岸煙塵——古墓葬篇、矗立之美——古建筑篇、神跡探幽——石窟寺及石刻篇、史跡風云——近現代重要史跡篇、紅色印記——革命遺址篇六章。閱讀此書,將觸摸到福建文化遺產的面貌與榮光,了解福建文化遺產的淵藪和故事,進一步思考福建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清德惟思——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文物故事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195773b12f06d1558b2814e97e584ed0-sz_440628.png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編著

內容簡介

  本書從楹聯類、器物類、文稿類、建筑類等四個方面與林則徐相關的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內的四五十件文物入手,在呈現、闡述古樸厚重的歷史文物的同時,講述這些文物背后激蕩人心的故事,讓這些本無生命的文物生動鮮活起來,具備動人心弦的情感和溫度,弘揚偉人的優秀品質和愛國精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福建鷺江出版社
 

福建傳統漆藝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0263b093be0427584c42984086db01e6-sz_370719.png

林蔚文 著

內容簡介

  曾與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瓷器齊名的福建脫胎漆器,在中國工藝美術的歷史長廊中,留下一串耀眼的印記?!陡=▊鹘y漆藝》以大量歷史文獻、考古發現和田野調查資料為依據,結合宋元至近現代福建各地漆藝的制作技藝與髹飾技法,系統論述了福建傳統漆藝的傳承發展狀況,介紹了漆工藝品的主要類別和制作技藝,并對器型、紋樣、題材等創作內容也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書中收錄了500多幅多方收集而來的珍貴精美的圖片資料,圖文并茂地將這些精美絕倫的民間工藝品的藝術價值呈現出來,對漆藝珍品的留存也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該書還記錄了傳統漆藝在閩臺傳播、交流和融合的若干史實,對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認同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陡=▊鹘y漆藝》被列入2023年度福建省優秀出版項目,被評為海峽出版發行集團“2023年度好書”。

 

同安文物選粹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986c119783402361827b367e41d3ff13-sz_357610.png

顏立水 著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110處散布在同安區的文物古跡(其中23處已被列為廈門市涉臺文物古跡),旨在引起社會對文物古跡的廣泛關注和保護意識,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文化軟實力,更好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

 

琴·硯收藏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0cc586f607bc680d7d6ce6e698039018-sz_683334.png

梁連泉 編著

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琴棋書畫能夠體現修養內涵,且其歷史悠久,品類豐富,因此受到了歷代文人雅士的追捧。作品共分為兩個部分,精選了近六十種古琴和名硯,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了古琴和名硯的歷史文化魅力。

 

海峽文藝出版社

 

聲聲慢心弦動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d3b66247d9e5d195c9d8b53fb82e48b7-sz_84531.jpg

福建省文物局 福建省博物院 編

內容簡介

  本書萃取了福建歷史上的珍貴音樂文物200多件,分門別類予以介紹,既有文物本身的詳盡資料,也有古代音樂知識的系統啟蒙,給人以悠遠、豐富、瑰麗的音樂感受。全書分為《萬籟有聲》《玉振金聲》《繞梁曲聲》《大音希聲》四章,分別介紹樂器基本知識、祭孔樂器、福建民間傳統樂器及用具、圖像類音樂文物,為讀者打開了一扇欣賞福建古代音樂的大門。



 

(編輯:陳斯璐)

 

 

97久久精品无码_色欲天天婬色婬香综合网_国产乱老熟视频网_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