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向“新”而行 | 福建人民出版社:以技術創新賦能出版融合發展
來源:福建人民出版社     發布時間:2024年05月16日 19:4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福建人民出版社基于長期積累的傳統出版優勢,聚焦內容資源的數字化開發、數字化營銷,積極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內容與渠道互促,將核心業務的轉型、提升與創新發展放在突出位置,讓技術為發展需要服務,積極探索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推進數字經濟增長。近幾年來,福建人民出版社主動轉變出版理念與工作思維,跟上融合出版的步伐,開拓實踐、穩扎穩打、循序推進,陸續開發了“新產品”,拓展了“新渠道”,建成了“新平臺”,在出版主業融合創新發展方面,既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也蓄積了持續發展的新能量。

 

 新產品:用技術實現內容的多介質分發


  傳統出版為用戶提供紙質實體內容,互聯網時代,以數字閱讀、有聲讀物、智慧教育、知識服務為代表的新的內容服務模式,在出版行業已經形成一定共識?;诖?,福建人民出版社探索實踐數字出版轉型,從數字閱讀產品起步,逐漸實現技術要素對文化內容的賦能。
 

  一方面,將電子書閱讀服務作為一項基礎工作穩步推進,通過梳理數字版權、精選上架書目、實現標準加工、構建銷售渠道,以更加系統化的思維和更加清晰的運營思路,促使傳統生產流程變革和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真正使傳統出版物的數字版成為一種產品,實現同一內容本體的持續性多介質分發。目前除已經正式在數字館配渠道上架數百種電子書外,正穩步推進有聲讀物、視頻課程等多種類型閱讀產品的開發。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c10bc1d42ac64e926e4d0ddf4843b202-sz_11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limit_1,m_lfit,w_1080/crop,h_537,w_745,x_179,y_0

電子書數字館配

  同時,借助成熟的二維碼技術,通過RAYS出版融合云平臺、書鏈等開發融媒體紙書產品,在傳統紙書上加印二維碼,在二維碼中配套線上衍生內容資源與服務,引導用戶在閱讀紙書的過程中,通過掃碼付費享用數字化內容或其他增值服務。編輯通過RAYS平臺制作的《數獨大闖關(精通版)》《不可錯過的七堂作文課》《語文生字書寫本系列》等融合出版產品,先后獲得“出版融合·青年新銳獎”“出版融合·數智作品獎”等。目前,附帶衍生數字資源或課程的融合產品已達40余種,《探究船政》等“現代紙書”日漸成熟,“數獨”系列正逐漸形成融合出版的新IP。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505cc256bd5f367466253ce91296f319-sz_5352579.png?x-oss-process=style/xmwx

“現代紙書”——《探究船政》
 

  技術要素的加入,使新形態的數字閱讀產品越來越豐富,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傳統出版能力的溢出,福建人民出版社長期的內容沉淀、豐富的綜合性圖書品種、原創度較高的專業精品內容等,在海量的數字閱讀新產品市場中,日漸凸顯出比較優勢。

 

 新渠道:用技術搭建新型立體營銷生態
 

  近年來,新媒體尤其是短視頻蓬勃發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新媒體時代,好的內容如何觸達讀者,如何引起讀者興趣,讓讀者產生購買行為,搭建自有新媒體渠道,日益成為出版社營銷推廣的必備手段。
 

  福建人民出版社除逐步將自有新媒體如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拓展至B站(bilibili)、小紅書、抖音、豆瓣等渠道,嘗試策劃和制作一系列短視頻外,還趁勢以發力短視頻營銷為契機,搭建起具備一定攝制能力的直播(錄播)間,逐步完善其硬件、軟件配置,反向推動基礎設施的提升和營銷資源的整合;同時,為新媒體賬號匹配微店、抖店、小紅書店、京東POP店、天貓旗艦店、拼多多店等移動端圖書發貨體系,相關平臺的配套銷售渠道基本都已開通,讀者在移動端隨時隨地買書進一步順暢,全渠道一體化電商、多平臺一鍵賣貨漸具基礎。
 

  此外,嘗試開展“區塊鏈”創新應用探索,在線上拍賣市場推出“數字藏書”產品。福建人民出版社聯合四川數字出版傳媒,將紙質實體書與采用“知信鏈”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藏書票”錨定,進行線上拍賣,先后推出《諸神的游戲——中國福州龍舟的傳統與禁忌》《扇底風未盡:扇子小史》《福:中國傳統的福文化》等“數字藏書”產品,所有限量銷售的“數字藏書”產品均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取得了較好的市場效益。
 

https://img.xiumi.us/xmi/ua/2zOUL/i/a809d85f1fa8dbd08c17ca30cc76a447-sz_102612.jpg

數字藏書
 

 新平臺:用技術提升知識服務核心能力
 

  作為傳統的出版機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技術開發應用能力偏弱,一直是制約融合出版轉型的痛點。福建人民出版社在創新內容形式和產品形態,推動傳統出版物形態升級,打造營銷、銷售新生態的同時,保持清晰的需求認識,堅持以數字平臺項目建設為抓手,既充分應用新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優的內容服務,也同步循序推進本社的信息化、數字化進程。
 

  近年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慧教育改變了用戶需求,作為教育產品的內容供給方,以豐富的知識服務模式滿足用戶需求成為必然。新的探索從幼教領域起步,為進一步完善幼教資源配套服務,從2020年開始,福建人民出版社重新規劃了“幼兒園教育教學資源庫平臺”項目,計劃逐步打造一個編輯、教師、家長線上交互的幼兒教育資源知識服務平臺,將海量資源精準推送給幼兒園教師,為幼兒園教師的日常教學、內容創作、作品展示提供一套便捷的解決方案。如今,“七彩樹幼教資源庫”暨福建人民出版社幼兒園教育教學資源庫已完成第一期開發并投入線上運行,平臺得到了廣大幼兒園教師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反饋。通過建設數字化平臺,提升了福建人民出版社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水平,同時在軟件系統開發部署與運營維護上積累了經驗,也獲得了一批軟件著作權認證。同期在建的閩臺民間族譜數字博物館、閩南話在線詞典云平臺、中國閩菜傳承與創新數字平臺等數字化平臺項目,將日漸沉淀出一批具備線上線下一體化知識服務能力的數字產品。
 

七彩樹幼教資源庫
 

  新的探索也在傳統內容生產領域發生,除已經融入編輯日常工作的各種智能審校工具、大型數據庫之外,基于業務鏈的信息化改造已成為一種內在需求日益深化,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自發在編輯業務中不斷創新,應用新技術優化編校工作、提高編輯效率。隨著融合發展從一種導向轉化為內在需要,信息化改造、數字化實踐將日益深入,利用技術力量優化出版體系、提高效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一種新的共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面臨日新月異的變革,保持開放和創新意識,結合自身現狀與市場情況,不盲目追逐熱點和前沿,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以基于傳統內容生產的定力和信心,探索最適合自己的數字出版路徑,仍將是福建人民出版社今后一個時期融合發展面臨的課題。當前的數字化實踐,最終將從生產、運營、銷售,到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構建等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出版生產的各個環節,這個過程充滿了轉型的機遇與升級的挑戰,我們將堅定地向融合發展深水區持續挺進,與時俱進,探索形成新質生產力,逐漸形成一種創新驅動、真正融合的新體系和新生態,從而助力推動出版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編輯:陳斯璐)

 

97久久精品无码_色欲天天婬色婬香综合网_国产乱老熟视频网_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