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國家級重點圖書《中國老學通史》出版(1130)
來源:福建人民出版社     發布時間:2023年11月30日 16:44

圖片

  《中國老學通史》先后被列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202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是第一部系統、全面反映中國老學發展歷史,深入分析并提煉出不同歷史時期老學的理論創建和思想特點,揭示其與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深刻聯系,闡明中國老學的思想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的通史性著作。

 


 

《中國老學通史》(五卷六冊)

劉固盛  主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23年9月出版

內容介紹 

  《中國老學通史》是第一部對整個中國老學進行貫通性的全面系統研究的多卷本著作。全書以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等不同歷史階段為單元,全面總結老學歷史和邏輯的發展進程,深入分析并提煉出不同歷史時期老學的理論創建和思想特點,揭示其與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深刻聯系,闡明中國老學的思想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
 

作者介紹

  劉固盛,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老莊學、道教教義與思想、宋明理學以及儒、道、釋三教關系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宗教事務局重大科研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等各類項目近20項,出版學術著作10多部。

徐華,華僑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先唐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道家道教、閩南地域文獻整理與海洋文明。

劉玲娣,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道家道教文化、農業歷史文獻。

肖海燕,華中師范大學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老莊學與道家道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王闖,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老學史、武當山道教與區域社會、道教的近代轉型等。

涂立賢,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思想史、道家道教思想文化。

劉韶軍,華中師范大學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特色亮點 

  一、對中國老學史研究具有新的突破,在吸收和反映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系列新的學術觀點,具有前沿性、創新性。

  自戰國至近現代,《老子》對我國哲學、政治、宗教、道德、科技、經濟、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都產生深刻影響,歷經兩千余年而不衰,并遠播海外,產生世界性的影響?!吨袊蠈W通史》對老學自戰國至近現代的發展演變進行貫通性的、立體式的全面研究,揭示中國老學的豐富內容和重大思想學術價值,總結老學發展的規律以及在不同時代的不同特點,闡釋它與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深刻聯系,并闡明其在中華文化精神的形成和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過程中的歷史意義。

  二、對中國思想史研究具有新的拓展,在文獻材料的發掘和使用以及研究方法上具有明顯突破,將老學的貫通性研究與思想史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利用了最新整理出版的《老子集成》成果,還對《道藏》、《藏外道書》、正史、地方志、歷代文集、敦煌文獻、碑刻等涉及與老子有關的資料加以了充分關注;同時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常用的學術史的方法、文獻學的方法,用社會史的方法、詮釋學的方法揭示老學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避免對老學文獻解讀和進行思想分析的主觀性。

  由于老學的發展與哲學、政治、宗教、文學以及儒道釋關系都十分密切,《中國老學通史》在揭示老學歷史的和邏輯的發展進程的同時,致力于老學思想的研究,為中國思想史領域增添新的內容,并在研究方法上進行有益探索。

  三、有助于揭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對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數千年的演進,歷久彌新,生生不息,這一特點的形成與中國文化的結構有內在關系。中國文化以儒道釋為主,儒道釋互補,同時融匯百家,具有極大的包容性、穩定性和生命力。歷史上,帝王將相,儒家學者,僧人道士,乃至小吏鄉紳,江湖隱士都紛紛注解《老子》,注家身份的多樣決定了其思想的多樣性、廣闊性和豐富性,從而使中國老學顯示出了強大的學術活力與社會影響?!吨袊蠈W通史》把中國老學的發展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生成聯系起來,闡揚老學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思想學術、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影響,確立了老學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歷史地位,從而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精神,對在當今新的歷史時期如何理解和運用老子道家哲學,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編輯:陳斯璐)

 

97久久精品无码_色欲天天婬色婬香综合网_国产乱老熟视频网_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