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文化自信,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傳統文化傳承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決策部署與省委省政府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項規定要求,2020年9—11月期間,福建新華發行集團與福建教育出版社聯合開展“迎世遺,賞古建,傳承八閩文化”系列文化和圖書宣傳活動。
2020年9月30日上午,由省人大常委會環城工委和教科文衛工委等12家單位主辦,福建教育出版社與福建新華發行集團承辦,“福建古建筑叢書”出版發行儀式在福州文廟隆重舉行。同時,廈門、泉州、漳州、三明、寧德、莆田各地也采取市縣聯動形式舉辦了新書發布儀式。該套叢書由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環城工委和教科文衛工委組織10家單位聯合編寫,并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輯率先推出五冊,分別為《城垣城樓》《土樓堡寨》《府第民宅》《文廟書院》《古道亭橋》。
出席福州文廟出版發行儀式活動的領導有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書記雷春美,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潘征、吳洪芹,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城工委主任朱華,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一級巡視員林堯,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林義良,省史志辦副主任黃玲,省人大常委會環城工委副主任王芳,省住建廳副廳長蔣金明,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張立峰,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永祥,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林彬,海峽出版發行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何強,同時,省委宣傳部、省文物局、省作協、省攝協、省文物考古博物館學會,以及福州市委宣傳部、市史志辦、市城鄉建設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聯、市作協、市攝協各單位也派領導出席了會議。出席會議的還有叢書專家主編鄭國珍、戴志堅、張鷹、龔張念、林峰、樓建龍,省內各大出版社領導,福州市圖書館代表、作者代表、讀者代表、于山社區代表、臺灣青年建筑設計師代表,以及新華社福建分社、中新社福建分社、人民日報、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東南網等多家媒體。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潘征指出,習近平總書記9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指出,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保護文化遺產的指示和《<福州古厝>序》精神,積極發掘和宣傳福建本土特色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提升珍貴建筑歷史文化遺產,提升福建文化吸引力和影響力、展示“福文化”魅力,省人大常委會環城工委和教科文衛工委在2018年5月開始策劃,牽頭協調10家相關單位和學術團體,著手編撰“福建古建筑叢書”。這套叢書系統梳理了五類福建省內現存最具有建筑藝術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精華,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將不斷推出后續系列精品,繼續講好福建故事。
編委成員單位代表、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蔣金明提出,福建不僅是生態大省,更是文化大省,古建筑是福建的一張名片。福建古建筑保護的法寶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大地上工作生活十八年的偉大思想的孕育和古厝保護的深入實踐。省住建廳擔負著古城保護和新城建設的任務,對于古建筑,需要應保盡保,留住根和魂;對于新建筑,需要傳承遺產,重塑形與神。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林彬詳細介紹了“福建古建筑叢書”出版的背景、意義和過程,并代表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對省人大常委會相關部門、叢書各編委成員組成單位、各位主編專家、作者、攝影家以及支持叢書出版的各位朋友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專家主編代表鄭國珍發表了四點感言。他表示:第一,這套叢書的編輯和出版離不開福建省人大常委會相關部門的親自領導和組織,離不開各個單位負責同志的關注和支持。第二,這套叢書秉承和落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十八年留下的諄諄教導。第三,這套叢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僅有建筑專家的心血,更有散文作者和攝影作者的辛勤付出。第四,這套叢書是多規合一的產物,書中體現了建筑和景觀的完美結合,也體現了建筑當中所蘊含的文化和精神。
會上,領導嘉賓們為“福建古建筑叢書”的出版發行隆重揭幕,并向叢書主編、作者代表、讀者代表、圖書館代表、社區代表,以及臺灣建筑師代表贈送“福建古建筑叢書”。
“福建古建筑叢書”的出版不僅集中展示了福建古建筑保護方面的成果,為宣傳、弘揚福建古建筑歷史文化,保護福建古建筑文化遺產獻力,同時又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28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做出的關于要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指示的實際踐行,也是為了更好地迎接即將在福州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 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福建教育出版社還將聯合福建新華發行集團等單位在省內各地舉辦“專家講古建”系列講座、座談會、宣講會、讀書會等活動,繼續貫徹落實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精神,弘揚福建地方歷史文化,為世界遺產大會進行預熱,與各地一起,共同迎接世遺盛會的召開。
(編輯:陳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