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達德:做好出版工作要經常反思三大問題——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召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專題出版座談會
來源:集團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8年07月18日 10:3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7月5日上午,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召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專題出版座談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達德出席會議并提出工作要求,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林彬主持會議??偛肯嚓P部門及所屬12家出版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在聽取各出版單位近年來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下一步計劃后,蔣達德指出,近年來,集團所屬出版單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結合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工作要求,結合集團實際,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亮點、有特色、有成效,對今后的工作有目標、有謀劃、有點子,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時也要看到,各出版單位在這方面也存在短板和不足,需要認真研究,不斷改進。為此,蔣達德提出新時代做好出版工作要經常反思三個問題,即有沒有大局意識?是不是主動作為?善不善有效運作?
他指出,大局意識是“四個意識”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文化企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對各出版單位領導的基本要求。從傳統上講,我們的先賢對大局觀多有論述,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等。從方法論上講,大局意識就是要求我們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從政治紀律上講,要求我們必須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就企業自身講,堅決服從、服務大局,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影響力的內在要求。我們要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在興起“大學習”的熱潮中學深悟透做實。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大局,才不會迷失方向。要善于在大局中找準自身的定位方位,從宏觀著眼,從微觀著手,結合實際,展現作為。
蔣達德認為,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是主動作為還是無意識地作為,效果完全不同,也是衡量一個出版單位是不是政治家辦出版的一個重要標尺。主動作為是思想上的主動謀劃,是行動上的敢于擔當,是工作上的用心上心。為此,首先要有強烈的主觀意愿。體現在我們出版工作中,就是貼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主動進行選題策劃和出版。這有賴于日積月累的策劃素養,更有賴于策劃者高度的責任意識。其次要有的放矢,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計劃性。要針對我們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存在的不足,認真進行梳理,有計劃地進行整改。要加強對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新福建建設的具體措施的掌握理解,主動對接,有重點、有步驟地抓好落實。第三要通過建立長效機制,使各出版單位編輯策劃人員得到相應的激勵,形成主動作為的氛圍,讓主動作為成為每個出版人的一種習慣。
蔣達德強調,服務好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關鍵要善于有效運作。一要切實增強導向意識,把好導向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導權,切實履行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二要切實找準自身的定位,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長處,選準服務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在內容質量上做文章,以彰顯品牌和個性。三要切實把握時點、重點、特點、亮點、熱點和痛點,回避敏感點,體現時度效要求。把握“時點”,就是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和重要紀念活動的時間節點來策劃選題,抓好提前量;把握“重點”,就是要在選題策劃上體現我省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情況,特別是推進新福建建設的情況;把握“特點”和“亮點”,就是發揮福建的優勢來策劃選題,比如在對臺工作方面,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方面,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改革開放創造的新鮮經驗方面,福建的特色文化方面等等;把握“熱點”和“痛點”,就是要針對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現實問題來策劃選題,多做解疑釋惑、排憂解難的工作。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回避敏感點,該履行報備手續的要履行報備手續,自覺遵守出版紀律。四要切實著眼“雙效”,努力提升競爭力和影響力。出版工作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出版單位實力增強了,本身也是為文化強省作貢獻,為大局作貢獻。要順勢有為,積極推動我省出版業融合發展、轉型升級;要做好風險管控,防止各種經營風險。要主動策劃出版項目,積極爭取政府有關部門和地方的支持,通過項目帶動,提升出版單位的效益和實力。五要切實補短板、強機制、抓隊伍。補短板是夯基固本、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圍繞本次座談會的主題,從理念轉變、知識素養、能力本領、管理制度、創新開拓上查找不足,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彌補,不斷提升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健全機制上下功夫,通過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一方面積極引進高層次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抓好現有員工的學習、培訓,不斷完善出版單位人才體系,為更為地服務大局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責任編輯 江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