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福建省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梨園戲”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整理、加工、分析、歸納、提升等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全書包括“概述”“唱腔”“器樂”“折子戲”“人物介紹”五大部分。梨園戲,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其聲腔屬“泉腔”(以泉州方言為標準音的地域聲腔)。明代以后,在閩南廣為流播,流行地包括原泉州府屬、漳州府屬的各縣,并及于粵東的潮汕一帶;同時跨海傳演于臺灣省,越洋南達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唱腔特點與泉州南音相似,一般是波浪式的上下回旋,起伏不大,很少有音程的大跳躍。由于感情需要,八度、十度的跳進,也常出現在上句的結束或下句的開始處。旋律連續上行的少,連續下行較多。唱腔上常有多重大三度并置,一曲中常有兩個甚至三至四個。使梨園戲唱腔色彩鮮艷、變化多端,呈現其獨特風格。